根据教育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《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(试行)》(教高厅函〔2020〕16号),结合我省实际,制定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全国、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,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充分发挥河南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,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,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,建强优势特色专业,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,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,为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、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。
二、建设目标
经过四年左右时间,紧紧围绕区域主导产业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,面向专业群与产业群契合度较高、产教融合基础较好的高校,依托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,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。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不断优化专业结构,完善合作育人机制,增强办学活力,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技术创新、企业服务、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,探索形成产学深度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,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三、建设原则
(一)坚持产学合作,育人为本
坚持育人为本,德育为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立足人才培养,构建高校、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互相协作、优势互补、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,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,积极探索产教资源要素互相转化、互相支撑的实现路径,切实提升高等学校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,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
(二)坚持服务产业,突出特色
推动分类发展、特色发展和差异发展,充分发挥学校区域优势、学科专业发展优势和办学传统优势,紧密结合产业布局,聚焦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攻坚和新兴产业布局等战略需求,在不同领域、不同行业推进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,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。
(三)坚持融合发展,合作共赢
充分发挥地方政府、行业、园区、企业、高校等多元办学主体的作用,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,促进产教融合、科教融合,打造集产、学、研、转、创、用于一体,互补、互利、互动、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,形成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、共管共赢的新局面。
(四)坚持统筹谋划,持续推进
统筹谋划、分类指导双一流建设高校、特色骨干大学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,支持基础条件优良、改革成效突出、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率先启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,坚持边建设、边总结、边推广,不断凝练经验、固化模式。产业学院建设实行动态管理、过程监测、有进有出、优胜劣汰,确保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。
四、建设任务
(一)立德树人,铸牢理想信念之魂
坚持扎根中国大地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在现代产业学院内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,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。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,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,着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。
(二)开放合作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
根植地方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,贯彻落实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的教育理念,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,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,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。鼓励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,探索围绕专业对应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,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,重构课程体系、更新教学内容、创新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,共同实施教育教学、共同评价培养质量。协调推进多元办学主体的开放合作,不断凝练、固化、推广产教深度融合、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,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。
(三)凝练特色,提升专业建设质量
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,推进一流专业建设,深化专业建设内涵,建立健全对接产业、动态调整、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。突出产业导向和应用导向,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专业、发展新兴专业、孕育交叉专业等方式,主动调整专业结构,着力打造专业亮点,凝练特色优势专业,推进一流专业集群发展;主动适应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攻坚和战略新兴产业布局,聚焦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围绕做优做强装备制造、电子制造、材料制造、食品制造、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,改造提升钢铁、有色、化工、建材、轻纺等传统产业,凝炼特色优势专业;着力打造现代农业、智能制造、高端装备、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;积极培育壮大航空及冷链物流、跨境电子商务、节能环保、5G等新兴专业,优化家政、健康、养老、文化、旅游等社会领域专业,加强智慧城市、智能建筑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专业建设。探索多专业跨学科交叉复合的,支撑同一产业链的若干关联专业快速发展,促进新工科与新农科、新医科、新文科融合发展,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人才。推进学校、企业、政府、协会等多方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,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,促进专业认证与创业就业资格协调联动,提高专业建设标准化、国际化水平。
(四)产教融合,开发校企合作课程
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,校企联合开展课程结构优化、联合组织课程教学、联合编写教材讲义。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将产业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,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,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、生产流程、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,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、教材和工程案例集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,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,增加综合型、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,引进行业课程,使用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、实操、实地教学,着力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。
(五)统筹资源,打造实习实训基地
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载体,联合地方政府、龙头企业、科技园区,创新多元办学主体的新型合作模式,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。统筹各类优质资源,面向真实职业环境构建功能集约、资源共享、开放充分、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。引入以行业最新技术和真实项目,打造一批集产、学、研、转、创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水平协同育人基地。
(六)引培并举,建设双师双能队伍
鼓励产业学院培育和引进行业权威、领军人才、大师名匠担任专业带头人。探索实施产业教师(导师)特设岗位计划,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、认证与使用机制,助推现代产业学院聘用企业业务骨干、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担任行业导师。建设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(坊)、“双师型”名师工作室,并有计划地派遣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,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培养培训基地。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、联合指导,推进教师激励制度探索,为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一支数量充足、专兼结合、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。
(七)科教融合,构建协同创新平台
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和学校优势专业,持续与地方政府、产业园区、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,在现代产业学院内共建联合实验室(研究中心),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,联合开展应用课题研究、科技攻关、成果转化、项目孵化等服务,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,推动协同创新,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大力推动科教融合,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,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,有效支撑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。
五、组织保障
(一)完善体制机制。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、行业协会、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作用,加强区域产业、教育、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,推进共同建设、共同管理、共享资源,探索“校企联合”“校园联合”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,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、内涵式创新发展。
(二)精心组织实施。各高校要充分认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在实现教育链、创新链、产业链的深度融合,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创新性人才中的重要作用。充分考虑区域、行业、产业特点,统筹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,积极探索完善现代产业学院管理模式,优化创新资源配置,统筹解决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。
(三)加大支持力度。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,激发办学活力,引导产业体系中的人才、智力、技术、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向高等教育有机融合。